TY/H

猫眼智能驱蚊器
/ 智能驱蚊器设计
/ 工业设计
/ 个人项目 / 2024
本产品是我的毕业设计,是一个为家庭用户设计的,以猫眼为载体的智能驱蚊设备。传统的化学驱蚊器虽然效果显著,但往往具有驱蚊范围小,可能需要多个驱蚊器覆盖,以及长期接触驱蚊液可能对人体具有伤害的问题。

本产品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,即将驱蚊器放在门口与猫眼相结合,继而从蚊虫进入家中的源头处阻断。这样的方式仅需在开门时驱蚊,大大提高了驱蚊效率;并且用户仅会在进出门时与驱蚊物质短暂的接触,大大缓解了对于健康的影响。
场景定义
我首先调研了几种主流的驱蚊方式,发放问卷,总结用户使用和不使用这些驱蚊方式的原因并总结如图2。发现化学驱蚊总体效果最佳,但用户会有长期使用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。所以,将场景定义为在门处,使用化学驱蚊手段,从源头阻断蚊虫进入家中。同时,通过调研,如图3&4,对于在门口阻断蚊虫已经有相关的研究,并且在民间也有例如悬挂艾草,香囊防止蚊虫进入,这为这一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了支持。
用户行为研究
确定场景后,我对于用户的在家门处的行为进行了研究,以确定产品逻辑。研究以一个城市中住在公寓里的三口之家作为典型用户,利用安装的智能猫眼,统计了一个月内在门口的行为。统计的数据每天门口事件数约为12-20件,其中开门6-10次,开门总时长约2-3分钟,对各类事件的统计如图2&3所示,可以看到具有短时多次的特点。所以产品应该设计为仅在需要也就是开门的时候工作,效率最高。门口可以分为门内外事件,通过对两类的分析研究,确定交互逻辑为门内检测到有人接近开始工作,离开停止;在门外人脸识别为家庭成员立即开始工作 否则开门时开始工作。
概念方案
由于产品需要门内外的信号和电力沟通,所以决定利用门上现有的猫眼孔洞,将驱蚊器与智能猫眼结合。根据这一思路,排布产品需要的进出风口,摄像头,驱蚊液盒等元素,设计了以下五种概念方案,综合评估体积和效率,最终选定了B方案。
产品架构
根据方案B,产品的整体架构如上,驱蚊液使用陶瓷雾化片快速形成浓度,使用风扇吹过康达效应曲面结构,以实现快速扩散的大面积蚊虫防护。设计上正面两个圆形元素,上方为摄像头,传感器和康达效应曲面出风口。下方圆形元素,中间为可拆卸更换的驱蚊液瓶,四周为进风口。产品采用竖向放置的涡轮风扇以降低厚度。
设计
产品设计门外部分为一个跑道圆,中间包含两个圆形元素。CMF为黑白两色,从侧面分为两层双色,以降低视觉厚度。门内为圆形,使用了相似的设计元素,包含了猫眼屏幕,电池,充电口等。
驱蚊液盒
驱蚊液盒为透明设计,方便查看驱蚊液余量。背后使用磁铁,便于安装,下方海绵吸收驱蚊液接触雾化器。
安装&使用
产品门内和门外通过猫眼孔连接,位于门的两侧,门内的部分可以拆卸单独充电。门内部分通过旋转安装在底板上,如图2所示,同时有触点用于信号和供电。
外观手板
我还为产品制作了外观手办和毕业设计的展台。外观手板内部设计了屏幕,电池和充电口,已实现高保真的视觉效果。

Contact.

Contact.

Contact.

Contact.

Thank you for watching!
And if you think you like it, don't be shy to reach out.
E-mail: Hutieyi2002@icloud.com
Social: Instagram Behance
Made with love in Beijing, CN.